成吉思汗四大汗国的兴衰(二)
时间:2013-10-12 11:21来源:www.aersly.com 作者:阿尔山旅游网上支付价格:元 点击:
次
作者:阿尔山旅游
窝阔台汗国
窝阔台汗国的建立者,为窝阔台的第五子合失之子海都。蒙哥汗即位后,将窝阔台的封地又划分为许多小封地,海都受封于海压立(今哈萨克斯坦塔尔迪·库尔干东)。蒙哥汗死后,海都依附于阿里不哥,逐渐兼并了窝阔台诸侯王属地。统一了窝阔台的封地,又进而兼并了八邻万户的属地。阿里不哥失败后,海都仍拒不归附元朝,又从察合台后王中夺取了忽章河(锡尔河)以北的地区。1268年,海都东攻元朝,取得了伊犁河谷和可失哈儿(今喀什地区),还召集了察合台、窝阔台、朱赤系后王,于1269年在达拉苏河谷(今塔拉斯河)召开了忽里台大会,反对了忽必烈并划定了各汗国之间的边界。此时,海都以伊犁河与达拉苏河流域为中心,统治区域东起哈喇火洲(今吐鲁番),西至可失哈儿与达拉苏河谷,南及天山南坡诸城,北抵也尔的石河上游,察合台汗国也已经成为他的附庸。所以,他建立的汗国,成为中亚的一支强大的力量,对元朝构成了极大的威胁。1301年,海都进攻元朝时,受伤而死。其子察八儿即位,窝阔台汗国发生严重分裂。1303年,察八儿像元朝请降,愿“通一家之好”,元朝许和。次年察合台后王进攻察八儿,元朝军队也同时向察八儿发动了进攻。1309年察八儿入朝,受封为汝宁王,汗国的封地受察合台后王所有,窝阔台汗国灭亡。
钦察汗国
钦察汗国也称朱赤兀鲁斯或金帐汗国,是朱赤之子拔都在继承父亲的封地基础上,东征西讨扩建而成。其疆域:东起也尔的石河,西至斡罗斯,南至巴尔克什湖、里海、黑海,北至北极圈附近,斡罗斯各公国皆为其藩属定都于拔都撒莱城(今阿斯特拉罕附近)。境内人口成分及其复杂,且发展程度极不平衡,拔都仍推行军政合一组织形式,设立万户、千户、百户、十户,既是军事编制,也是生产生活组织形式,拔都的十三个兄弟在汗国内均有世袭封地,兄长沃尔达分封于咸海东北(后发展到拥有今西伯利亚和哈萨克斯坦地区),号称白帐汗国,弟弟昔班分封于咸海以北。号称蓝帐汗国,均受制于拔都,故钦察汗国又称金帐汗国。其后别儿歌汗在位时(1257-1266),为了同伊犁汗国争夺高加索地区,与埃及建立了联盟并发展了贸易关系,使伊斯兰文化开始在钦察汗国传播。别儿歌建立了新的撒莱城,历史上称别儿歌撒莱城(今俄罗斯伏尔加格勒附近)。忙哥帖木儿在位时(1266—1282),与元朝的关系有了明显的发展,脱脱蒙哥在位时,进一步发展了与元朝的宗藩关系,被元武宗册封为宁肃王。
脱脱蒙哥死后,其侄儿月即伯继位,受到元朝的册封和承认。月即伯在位时(1313——1341年),将都城迁到到了别儿歌撒莱城,此时的钦察汗国达到了极盛时期并建立了中亚集权制,积极发展与伊犁汗国和埃及的贸易,伊斯兰教在伏尔加河下游得到了广泛的传播,汗国的贵族和蒙古牧民也日渐伊斯兰化。当时汗国拥有军队30多万人,派遣达鲁花赤到各地各族负责税赋等事务;同时积极扶持莫斯科公国,以镇压反抗蒙古的特维尔公国。月即伯之子札尼别及孙别尔迪伯在位时(1342——1359),汗国两次进兵阿塞拜疆,均被击溃,终究未能得到经叙利亚至地中海的通道,是对外贸易的发展受到了限制。此时,汗国内部的危机也日益加深,自1357——1380年间,钦察汗更替了20多人,最终万夫长马买操纵了汗国的实权,控制了伏尔加河以西的地区。1371年以后,斡罗斯各公国停止了向钦察汗国纳贡。1380年马买远征斡罗斯,被以莫斯科为首的斡罗斯各公国联军击溃。白帐汗脱脱迷失乘机击败马买,控制了汗国的基本疆域,宣布即汗位,成为了钦察汗国的统治者,钦察汗位落到了白帐汗系手中。1382年,脱脱迷失击败了莫斯科,迫使斡罗斯各公国重新纳贡。14世纪末,脱脱迷失帝国被帖木儿帝国击败,汗国从此衰落。15世纪20年达,钦察汗国分裂出西伯利亚汗国;中叶又分裂出喀山汗国(1445——1783)、克里木汗国(1443——1783),阿斯特拉罕汗国(1460——1556)等独立政权、钦察汗国只剩下有限的疆土,被称为大帐汗国。1502年大帐汗国灭亡。
伊利汗国
伊利汗国旧称伊尔汗国,创建者为蒙哥汗的弟弟旭烈兀。成吉思汗西征时,占领了波斯东部的呼罗珊诸城。1231年,窝阔台汗遣大将溯里蛮攻灭了在波斯西部复国的花剌子模王储扎兰丁,命溯里蛮和出征怯失迷儿(今克什米尔)等处的蒙古军并属于旭烈兀,又命诸王各从属军队中签发十分之二的人员随军出征。旭烈兀得到蒙哥汗死讯后,即留波斯不归,遣使拥护忽必烈为汗。忽必烈遂将阿姆河以西直到埃及边境的波斯国土和该地蒙古、大食军民封赐旭烈兀,形成了又一个汗国,即伊利汗国。
旭烈兀和他们的继承者,自称叫伊利汗(伊利,意为从属之意),奉大汗(元朝皇帝)为宗主。起初的都城在蔑剌哈,后迁至桃里寺(今伊朗大不里图)。历代伊利汗都与元朝保持密切的宗藩关系。旭烈兀的继承者阿爸哈时期,正值忽必烈攻宋,遣使征发工匠于伊利汗国,阿八哈照单发遣,回回炮手阿老瓦丁、亦思马因等由此至大都复命,使回回炮技术传入中国。伊利汗阿鲁浑在位时(1284——1291),忽必烈遣柏罗丞相留在汉庭参议政事,得到忽必烈的准许。阿鲁浑为为与埃及争夺叙利亚而与拜占庭联姻,并遣使罗马教廷及英法等国,建立联系,沟通了东西方的使节往来和文化交流。伊力汗海合都时,为解决国库空虚,在博罗丞相的指导下,仿效元朝钞法,印造交钞,试图解决汗国的经济危机。
伊力汗河赞在位时(1295—1304),大力推行改革,把伊斯兰教定位国教,取得当地封建主和穆斯林的广泛支持。旭烈兀时期,汗国的最高行政长官为宰相,地方则推行行省制度,但地法、税法没有统一的规定。和赞汗制定了新的土地、赋税、驿站、货币制度,使农工商业得到了发展。同时,在首都兴建天文台,设立学校,命宰相拉斯得丁编纂《史集》。和赞汗的继承者和尔班达,号完者都汗,继承了和赞汗的各种政策,使汗国的经济文化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他命拉斯得丁编纂了《伊力汗的中国科学宝藏》,介绍了中国历代医学的成就,此后伊利汗国走向了衰落。1335年汗国瓦解,权臣、统将各自拥立可汗,内讧迭起。1355年,钦察汗札尼别攻入桃李寺,地方贵族乘机独立,形成割据局面。占据报达的扎拉亦尔氏贵族哈撒,1340年自力可汗。1358年,哈撒之子兀洼斯汗兼并了阿塞拜疆等省地,移都桃李寺,史称扎拉亦尔朝,14世纪末帖木儿帝国灭亡。
察合台汗国
察合台汗国为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所建,起初的封地在畏兀儿境内至河中草原,大帐在虎牙思。但实力最盛时,其疆域东至吐鲁番、罗布泊,西及阿姆河,北至塔尔巴哈台山,南越兴都库什山。汗国初期,听命于蒙古大汗,汗位的继承也需要大汗的认可和册封。至1260年,察合台之孙阿鲁忽即位始,此后40年争战不息。直到1304年,察合台汗笃哇始与元朝议和,尊奉元朝皇帝为宗主。接着,笃哇与元朝联合,击破窝阔台汗国,吞并了窝阔台汗国的大部分地区,此后,虽曾与元朝发生过战争,但基本上维持了双方和好的局面。怯别汗在位时(1320—1327),汗国的统治中心逐渐的西移,在那黑沙不附近建一城,名为合儿昔(意为宫殿),作为都城。此时,察合台汗国与元朝保持了正常的宗属关系,因而,1330年元朝政府颁布的《经世大典》中,将察合台汗国与钦察汗国、伊利汗国相并列。敞失汗在位时(1335—1338),汗国的统治重心又回到了阿力麻里,但汗国的东西部日仍保持着统一。
后来,窝阔台后王阿里算端篡夺了察合台汗国的汗位,使汗国内部伊斯兰教与基督教的冲突日益严重。当察合台后王和赞算端汗在位时(1341—1347),内部危机加重。1347年,和赞算端汗被大臣合扎罕击杀,汗国走向解体,和扎罕控制了汗国的西部。控制南疆地区的秃忽剌氏贵族拥立察合台后王秃忽鲁帖木儿占据了汗国的东部,曾一度统一了汗国。1362年,巴鲁剌氏贵族帖木儿逐渐控制了汗国的西部,陆续兼并了各地的诸侯,不断向外扩张,使西察合台汗国演变为帖木儿帝国。秃忽鲁帖木儿汗的后裔,也牢固的控制了东察合台汗国的领地,明朝初期,统治中心在别失把里(今新疆吉木萨尔北古城)。1418年,东察合台可汗歪思西迁亦力把里(今新疆伊宁),明代史籍称之为亦力把里国。
来源:www.aersly.com
咨询热线:0482—3993911、3993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