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突泉县西北部的宝石镇,旧称“宝石沟”。在石前冠以“宝”字,可见石之珍奇。进入宝石沟,大小山石遍布山谷,形状各异。有的探身山崖,如凌空飞跃;有的平地突起,似石柱擎天;有的挺立山边,像是昂首远眺;有的横卧溪畔,犹如饮水长河,令人目不暇接。其中尤以沟口的“双宝石”和“蛤蟆岬”两处奇石最为人们赞赏。
这里山高岭峻,沟深谷邃。沟口双峰对峙,形成自然门户。蛟流河沿峡谷蜿蜒而下,在沟口处冲积成一片砾石草滩。
为可怜,随即将其放回大海。少年放生的是一只神龟。此后,每到海水上涨时,这只神龟就以四足堵住海眼,百姓因此不再受海潮之苦。而今,这只神龟变成的巨石仍卧于双城水库之中。
进得沟口,分西、北两条山谷直通远近闻名的蛤蟆岬林场。这里重峦叠嶂,沟壑纵横,林木茂密,山花烂漫,与沟口相比,又是一种格调。
林场附近有一小山,形如蛤蟆,蹲踞山谷南侧,翘首北望。在其顶端,直竖一只高达数公尺的石角,远远望去,蔚为壮观。蛤蟆岬即因此景得名。
宝石镇历史悠久,早在辽金时代就有人类活动。双城水库就因为宝城村和宝范村附近的古城遗址—“双城子”古城遗址而得名。宝石、蛤蟆岬两大沟长达数十公里。沟两侧山高林密,有鹿、狐、狼、狍子、野猪等兽类在此出没,有野鸡、沙斑鸡、毛腿鸡、百灵鸟、鹌鹑等禽类在这里繁衍生息,野生植物有猪鬃草、黄花、防风、甘草、远志、赤勺、知母、益母蒿、黄芩等。
宝石沟风景的另一特色是流水。兴安盟七大河流之一的蛟流河发源于宝石沟的老头山。它沿山谷东流,在突泉县境内贯穿5个镇和一个国营农场,流程136公里。多少年来,这里的老百姓相传着一个关于蛟流河的故事。
古时,宝石沟的老头山下有条长河,由西向东,日夜奔流。河南岸山峻林密,水草肥美,是一处放牧的好地方。但是,牧人的牛羊在这里常常被一条很长很粗的毒蛇咬死或咬伤。一天,青年牧人巴特尔把羊群赶到山坡前,面对白云游动、百鸟争鸣、花草芳香、彩蝶飞舞的美丽景色,不禁陶然欲醉,忘情地唱起了牧歌。歌声引来了一位身穿白衫白裙的俊俏姑娘。巴特尔与她搭话,知道面前的这位姑娘叫白蓉,住在大山的后边。从此,二人天天在这里相会,一起放牧,成了一对要好的朋友。
有一天,巴特尔照例在老地方等候白蓉。他躺在草地上,哼着牧歌,不知不觉地睡着了。“巴特尔哥哥!羊—”一声凄厉的叫喊,把巴特尔从梦中惊醒。他一跃而起,带上牧犬,循声向羊群奔去。只见10多只被咬死咬伤的羊横躺竖卧,血肉模糊;一条三四米长的白蛇和一条比它更粗大的黑蛇在拼死厮咬,白蛇的脖颈流着殷红的血。牧犬狂叫着扑向黑蛇,转眼功夫,黑蛇逃遁得无影无踪。随后,又一个意想不到的情形呈现在巴特尔的面前—草地上躺卧的竟是他的女友白蓉!她痛苦地挣扎着,向巴特尔泣述着自己的身世。原来白蓉是人们传说中的白蛇精,因为爱慕巴特尔才化作人形,暗地保护他的羊群。黑蛇就是常常咬死咬伤牛羊的那条毒蛇。它向白蛇逼婚不成,气恼之下要毁掉巴特尔的羊群,还蛟伤了白蛇……说完,她又变成了一条白色长蛇,并从草地上翻滚到不远处的一座小石山边。蓦地,它整个身子腾空而起,离开地面足有几十米高,然后又猛然地摔下来,一下子砸塌了半座石山……巴特尔含泪用泥土和石块将白蛇掩埋起来。这山,后人叫它“毛改敖老”(蒙语蛇山之意)。剩下的半座石山,崖断岩残,巨石峥嵘,但石缝中却涌出一道清清的泉水。这泉,后人叫它“毛改博洛格”(蒙语即蛇泉)。
巴特尔嫉恶如仇,决心除掉黑毒蛇,为白蓉报仇,替乡亲们解难。经过数日的观察,他发现黑毒蛇每天在太阳落山时都要爬到长河边饮水。这天傍晚,趁黑毒蛇到河边喝水的功夫,巴特尔在蛇往返的道路上将一把尖刀埋进乱草丛中,向上的刀尖露出地面半尺多高。约摸一个时辰后,黑毒蛇顺原路返回。因为喝足了水,它爬行得很慢。当它爬上刀尖之后,疼痛使它的爬行速度加快了。然而,速度越快越疼痛,越疼痛速度也就越快……就这样,它的肚下很快被豁出一道长长的刀口,鲜血像小溪一样汩汩流淌。它疼痛得猛地直立起半个身子,接着“啪”的一声摔在地上死去了。巴特尔从地上拔出尖刀,将黑毒蛇砍成碎块,扔进长河的波涛里。原本没有名字的这条长河,后人叫它“蛟流河”。
许多年后,蛇山林木葱茏,蛇泉流淌不息。如今的蛟流河两岸,牛羊满山,良田遍野,到处都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来源:www.aersly.com
咨询热线:0482—3993911、3993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