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西周时期,为并州属地,是北方少数民族[即后之匈奴]游牧地。
春秋时期,为北狄属地。
战国时期,为东胡属地。
秦代设辽东郡,今阿尔山市辖境时属辽东郡,受乌桓校尉护节监领,为鲜卑游牧地。
汉代,为幽州辽东郡管理,鲜卑属地。
三国、两晋时期,为鲜卑宇文氏辖地。
南北朝时期,今阿尔山市境先后有北燕、柔然、突厥所控制。
隋代,为东突厥与室韦两部分别控制。
唐代,岭北地区为室韦都督府辖地,岭南地区为契丹属地。
五代时期,为契丹领地,辽代隶属上京路。
金代,隶属上京道,为蒙古塔塔儿部游牧地。
元代,岭南地区地区为辽阳行省泰宁路辖地,岭北地区为岭北行省齐王部属地。
明初,为鞑靼车臣部游牧地,后由奴尔干都司哈刺孩卫哈刺哈所管辖。
清初,为喀尔喀游牧地。
清中期,岭北地区划归黑龙江将军辖地呼伦贝尔总管辖区,岭南地区划归吉林将军辖地哲里木盟札萨克图旗。
民国元年(1912年),沿袭清末旧制,岭南地区由吉林划入黑龙江省。
民国5年(1916年)2月,黑龙江省设索伦山宣抚局,隶属龙江道,今阿尔山市境岭南地区划入索伦山宣抚局辖。
民国6年(1917年)3月15日,黑龙江省撤销索伦山宣抚局,改设索伦山设治局,辖区不变。
民国21年(1932年)6月,伪满洲国设索伦县,取代索伦山设治局,其辖区不变。今阿尔山市境南地区划入该县。同年,伪满洲国设兴安局。8月改称兴安总署,下辖兴安南分省、兴安北分省、兴安东分省、兴安西分省。今阿尔山市岭北地区划入兴安北分省,仍属新巴尔虎左旗(时称东新巴尔虎),岭南地区划入兴安东分省,仍属索伦县。
民国22年(1933年)2月1日,索伦县改称喜札嘎尔旗,仍辖有岭南地区。
民国35年(1946年)1月16日,东蒙古自治政府和兴安盟政府成立,喜札嘎尔旗隶属兴安盟,阿尔山岭南地区随喜札嘎尔旗划归兴安盟。阿尔山及岭北地区归呼伦贝尔盟新巴尔虎左旗。同年4月,东蒙古自治政府成立东蒙古林业公司,在五叉沟设办事处。
民国36年(1947年)5月1日,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25日,兴安盟撤销,其辖区划为内蒙古自治政府直辖区。东蒙古林业公司改称内蒙古兴安林矿局,在白狼设林矿分局(后改称林务分局)。
民国37年(1948年)11月15日,兴安盟政府成立,阿尔山岭南地区随喜札嘎尔旗划归兴安盟领导;岭北地区随白狼林务分局作业区向北发展,逐步划入喜札嘎尔旗境内。
民国38年(1949年)8月,白狼林务分局迁入阿尔山,改称阿尔山林务分局。此后,阿尔山成为该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行政上隶属喜札嘎尔旗。
1949年11月22日,喜札嘎尔旗撤消,辖地划归科右前旗。今阿尔山市境同时划入科右前旗。
1952年10月1日,科右前旗设阿尔山努图克,辖今阿尔山市地区。
1953年2月,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区行政公署成立,阿尔山地区随科右前旗划归东部区行政公署。
1953年冬,经科右前旗人民政府批准,以今温泉街辖区为范围,设阿尔山镇,隶属阿尔山努图克。
1954年4月30日,兴安盟正式撤消,阿尔山镇随科右前旗归呼伦贝尔盟。
1956年10月,阿尔山努图克撤消,同时设阿尔山乡,实行乡镇合一。
1958年9月,阿尔山人民公社取代乡建制,与镇人民委员会合署办公,下设天池、伊尔施、阿尔山、白狼、五叉沟、西口等6个大队。
1969年4月12日,阿尔山镇革命委员会成立,取代阿尔山镇党委、人民委员会。同年8月1日,阿尔山镇随科右前旗从呼伦贝尔盟划出,归吉林省白城地区。
1979年8月,阿尔山镇随科右前旗划归内蒙古自治区,仍隶属呼伦贝尔盟。
1980年7月26日,恢复兴安盟,阿尔山镇随科右前旗划归兴安盟。
1981年1月25日,取消阿尔山镇革命委员会,建阿尔山镇人民政府,仍与人民公社合署办公。
1984年,撤消阿尔山人民公社,阿尔山镇人民政府行使领导权。
1992年12月5日,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以阿尔山镇辖区为行政区划,成立阿尔山经济开发区。
1996年6月10日,经国务院批准,阿尔山市(县级)成立。
现如今的阿尔山市是一座新兴的边境旅游城市,依托于独特的风光资源和弟弟李条件,提出了“旅游立市、旅游兴市”的发展目标。随着基础设施的足部完善,和可进入性越来越强,阿尔山将逐渐进入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轨道,并为阿尔山市的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来源:www.aersly.com
咨询热线:0482—3993911、3993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