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温克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讷河市和内蒙古自治区。鄂温克,意思是“住在大山林里的人们”。由于历史上的民族迁徙和居住地区的分散,又相互隔绝,鄂温克族还曾被分别称为“索伦”、“雅库特”。解放后,人民政府根据鄂温克族人民的一致要求,将“索伦”、“通古斯”、“雅库特”等名称取消,恢复原有族称,统一族称为鄂温克族。质朴的鄂温克族,有着丰富的民族艺术文化。他们能歌善舞,民歌优美动听,风格独特。
音乐:鄂温克族人把唱歌称为“扎恩达勒”。这些歌曲曲调悠扬流畅,能够自由抒发情感,多在劳动、思念亲人、表现风俗礼仪时演唱。其特点是即景生情,即兴填词。多用一个曲调,在不同的场合填上不同的词。鄂温克族的民歌,即是歌,也是诗。短歌是抒情歌,长歌是叙事歌。内容大多反映狩猎、放牧生活以及歌唱爱情,歌颂森林、草原和家乡。如“猎人最快乐的地方,是秀丽的森林。谈恋爱的人,喜欢在幽静的河旁。”另外,在篇幅较长的叙事歌《母鹿之歌》中受伤的母鹿临终前教诲小鹿,唱道:“孩子们啊,我们虽有四只眼,也不如两只眼睛的人。——你们一定住在山顶,别住山沟和山坡。走路不可光顾看前方,须提防黑头人尾随来跟踪。白天别在没树的地方走,只有丛山密林才安全。”
舞蹈:鄂温克人在节日聚会、婚庆和劳动之余,总要跳起舞蹈。以集体舞为主,主要有 “爱达哈喜楞舞”、“阿罕拜”、“哲挥冷舞”等。跳“阿罕拜”舞时没有乐器伴奏,舞者发出“哲呼哲呼”、“扎海扎海”等音调,根据音节来舞蹈。跳舞时每组二至四人,起步动作较缓较轻,时而面对面,时而屈膝。“爱达哈喜楞舞”是表现猎区生活的舞蹈。由两人穿毛朝外的皮衣,化装成野猪,脸上涂抹白粉,两手放在背后,用肩相互顶撞,同时嘴里不断发出“吼!吼!”的声音,表现了野猪搏斗的动作。
美术:鄂温克族的传统造型艺术非常有特色。主要有桦树皮器皿、刺绣、雕刻、绘画等。他们用桦树皮制作的盒、桶、碗、盆、箱、挎包等生产生活用品有几十种,不但制作技艺堪称一绝。在桦树皮上面刻、镂、绘的图案有几何纹、花草纹、动物纹等,表现出高超的艺术水平。雕刻艺术可分为骨刻、木刻等。刺绣的技法有平绣、锁绣、额绣补花等,所用色彩醒目夸张,图案有云卷纹、几何纹、花草、动物、人物等,多姿多彩。剪纸艺术构图新颖,线条清晰,多以动植物为体裁,表现出了淳朴的自然美。此外,在大兴安岭安娘娘河流域两岸的岩石上,刻有早期鄂温克人留下的驯鹿岩画。这些岩画线条粗犷有力,色调分明,表现出了鄂温克人的绘画技艺。
娱乐:传统体育项目有赛套马、摔跤、比劲力、拉棍、滑雪等。儿童游戏有猎狗熊、用驯鹿搬家、打雪仗等。
摔跤:鄂温克族的传统摔跤方法与其他民族有所不同。摔跤时要求必须扎腰带。比赛时,只允许抓对方的腰带和上衣,不能扯裤抱腿。主要用臂力和腿部的绊、踢、缠等技巧把对方的手和膝部以上的部位有一处着地就算取胜。一般一次为一局,三局两胜。
赛套马:牧区的鄂温克族多在节日期间举行的一项传统体育活动。比赛时,一声令下,骑手们挥动手中的套马竿,策马奔驰,追套烈马。谁先套住,谁就是优胜者。
猎狗熊:是鄂温克族儿童常玩的一种游戏。玩时,一人扮演狗熊,一人扮猎狗,另一人扮猎人。“狗熊”先出场,摇头晃脑,前顾后盼爬进灌木丛中,这时“猎狗”弓腰踮脚,追跑过去。“猎人”随后手持弓箭紧跟“猎狗”后面。不一会儿,“猎狗”和“狗熊”进行搏斗,而“猎人”搭弓射箭,“狗熊”应声倒地。这种游戏与鄂温克族从前狩猎生活有关。
用驯鹿搬家:是鄂温克族儿童玩的一种独特游戏。一个孩子扮演搬家的主人,而其他的孩子都扮演驯鹿,驮着主人的家什,学着驯鹿的叫声,一边叫,一边往前走。这种游戏从一侧面反映了鄂温克族特有的交通工具--驯鹿在他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